“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一項新規征求意見稿顯示,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近一年來輿論密切關注的“買100平方米房子只得70平方米”現象有望終結。
2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范〉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記者注意到,在這38項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中,有一份全文3.1萬字的《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二部分2.4.6條指出,“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
那么,什么是套內面積和建筑面積?
什么是套內面積
根據2000年8月1日實施的《房產測量規范》GB/T 17986.1-2000(以下簡稱《測量規范》)國家標準規定:房屋套內建筑面積由房屋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三部分組成。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所占面積。d.內墻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什么是建筑面積
據了解,目前購房者買房的建筑面積,除了房屋套內建筑面積之外,還包括了其他公攤面積。
其中,公攤面積包括以下兩大部分。“公攤”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第二部分包括:樓宇(套)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弄清楚這兩個概念,購房者在購房中就能夠更加準確地進行選擇,不受忽悠地做出精準的判斷。
(記者_陳青松 文圖)